江南银元制钱总局于宣统三年(1911年)由于时局紧张,未铸造江南宣统元宝七钱二分主币,仅铸造两种江南宣统元宝银辅币,分别是七分二厘(图1)和一钱四厘四毫(图2)。史料记载“宣统二年(1910年)四月,度支部厘定币制,铸币专归总厂,令江厂(江宁造币厂)造册侯裁,只留汉、粤、蓉、滇四个分厂。”这段史实就与江厂宣统三年两品银辅币的存在产生了抵牾,既然江厂已经造册侯裁,就应该按照规定停产,那这两品银辅币从何而来?笔者专门为此进行了研究,以俟辨明其中的经纬。
图1宣统三年七分二厘辅币正面背面
图2宣统三年一钱四分四厘辅币正面背面
一、生产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江南宣统元宝1角、2角银辅币沿用了此前光绪元宝辅币的传统开模工艺。在设计图案上,设计师在沿袭之前银辅币图案和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少许创新,包括正面和背面的设计。
1. 江南宣统七分二厘(1角)的设计。
在雕刻江南宣统元宝七分二厘银币祖模时,开模技师充分注重每一个环节的精细操作,以确保银币的质量和美观度。在仔细对比之后,笔者发现这款辅币正面的字体与江南乙巳(1905年)七分二厘出自同一人之手(图3)。但是中间庙号的汉、满文进行了重新设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满文中心有清晰的一点,这一点在所有满文深峻的币面上都能清晰观察到(图4)。“乙巳”纪年改为双侧呈爆炸状的八角星(图6),取消了“SY”英文签名。“宣”字第一笔点将顶部的珠圈顶成了妙趣横生的弯月,收笔悬浮于下方一横之上,让人产生很多想象。结合当时的混乱时局,这样的设计是否是设计者在传达何种信息,值得进一步探究。
图3江南省造光绪乙巳与宣统三年辅币比较
图4江南省造光绪乙巳与宣统三年辅币庙号不同
背面雕刻龙纹为“水波纹龙”,此种命名首见于陆荣泉主编的《江南龙洋图鉴》,首次出现水波纹龙纹样的辅币为“江南庚子七分二厘”(图9)。此书记载:“其特征是龙眼凹进,龙尾呈水波纹状。”四周上、下方从左至右分别是英文“KIANG NAN PROVINCE”“7.2CANDAREENS”字样,分别在左右用传统六瓣花心分隔,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
较之1角辅币,江南宣统一钱四分四厘(2角)辅币的开模比较随意。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版别经初步判定有两个。正面的字体、八角花星设计与1角币相似,但于版别而言分两种。第一种是正面深满文中心点,背面记值“4.4”;第二种是正面浅满文,背记值“44”间无点版。第二,修模痕迹明显,尤其是满文、数字、英文字母中的“1”“4.4”两处(图5);其次,龙纹属于修模版的“小龙B”型,其特征是龙颈与龙身齐平,龙珠正中偏上有凹点。这一版修模版“小龙B”型在江南省造乙巳光绪元宝1.44上也有存在,可以看出其承袭采用的就是后期铸造的乙巳1.44辅币的背模(图6)。第三,冲压压力不足160吨,造成内齿、珠圈模糊,字面和龙面压铸较浅。可以清晰判断当时投产时的匆忙和铸造时的仓促。
图5背记值“44”间无点版
图6背记值“44”间无点与有点版比较
二、历史背景及经济意义
响应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江苏的辛亥革命是从上海(上海当时归属江苏)开始的。接着是苏州、江阴、常熟等地。南京相对较晚,到11月8日才发生一打雨花台的战斗。此时革命党人占领的汉口已经失守,武昌也岌岌可危,南京成为辛亥革命能否胜利发展的关键。南京,时称江宁,连接吴楚,控扼南北,是中国东南的军事重镇和政治中心,如果攻克此城,必将造成极大的政治、军事影响。
但清廷在南京的力量很强,在城内外,驻扎着巡防军、总督署卫队、旗营和由江南提督张勋率领的江防军,共约20000人,统称旧军,大多盲目效忠清廷。此时江南宣统银辅币“随军饷流通市面”,为旧军赢得了秣陵关之战的胜利“助纣为虐”。上海《民立报》1911年11月13日报导说:“计是役,(新军第九镇)马队伤亡十余名,三十四标死百余名,三十三标廿余名,炮标十余名,连工程、辎重,共计不下二百余名。而防军亦死亡一百余名。”之后上海“同盟会中部总会”联络江苏、浙江、上海各地区的力量,组建“江浙联军”,推举原第九镇统制徐绍桢为联军总司令,再次进攻南京,血战7昼夜,终于在1911年12月2日光复南京。
南京被攻克,使得长江以南各省全部为革命军所有,同时也鼓舞了武昌与全国各地革命党人的士气,稳定了革命军在汉口、汉阳失守后的战局,将垂危的清廷进一步推向覆灭。孙中山说:“后汉阳一失,吾党又得南京以抵之,革命之大局因以益振”。
南京被攻克后,革命军将新军第九镇起义官兵雨花台之役阵亡的200多位烈士及战马,合葬于雨花台东岗,垒筑成两座花岗岩围圈的人马土冢,树碑纪念,成为辛亥革命在南京的一处重要纪念地。图7。
图7雨花台之役人马冢
值得肯定的是清末,江南宣统银辅币在当时的经济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的发行和流通对稳定货币体系、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对银辅币短缺起到了一定程度弥补作用。在这一时期,银辅币的短缺问题较为突出。江南宣统银辅币对由于新政府在铸币方面建立起有效的体系,消除战争和动乱的影响起到积极作用。2.抑制了恶性通货膨胀的加剧。由于货币供应不足和政局不稳,当时市场上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的苗头。江南宣统辅币对提振购买力,平抑物价上涨发挥了正向效能。
展望收藏与投资价值
由于江南宣统银币铸造数量有限,且经历了百年历史,其存世量较少,因而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它是钱币收藏家和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江南宣统辅币收藏、投资价值主要体现在稀缺性。由于铸造时间短、发行量有限,江南宣统银币在市场上存世量较少,因而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根据史料记载,江南宣统二角辅币铸造数量为55000枚,而一角的铸造数量更少,仅仅一万枚。表1。
表1历年“江南省造”银币铸造量
三、结束语
江南宣统银币作为一种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钱币,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公众关注度的提升,越来越深入地进入收藏者的视野。虽然江南银元制钱总局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而宣统三年辅币的历史背景、收藏价值和市场表现,越发受到广泛关注并吸引钱币爱好者和众多公众的兴趣和追捧。
根据袁伟文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