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钱币研究 > 查看正文

北洋机器局与北洋龙洋制式

北洋机器局原名天津机器局, 随着规模日益扩大后产品增多, 又供应各方军火, 单以“天津” 之名不足以反应现实状况, 乃在光绪二十一年岁次乙未十二月十三日(1896年1月27日)改名“总理北洋机器局”简称北洋机器局。由于是在中历年底的腊月, 换成公元时若未注意常被误为1895年。改称北洋机器局后所造的钱币,只有银币没有铜币。庚子事变中津局被八国联军攻下,被占用后成为法国军营,苦心经营三十多年的津局无以为继。北洋机器局重新开局时是山东德州辟地另建专造军火,沿用旧名但不再与造币有关系。

天津造币三局因铜价过高停止洋法造制钱后, 机器闲置, 铜料则持续上扬, 钱荒依旧。紫铜锭块1888 年每担平均值关平银14.0 两, 1895 年涨至23.11 两, 幅度约65%。无论清政府如何减重, 生产当一文的制钱都划不来;铜贵即银贱, 此时制造银元本轻利重。然而粤鄂两省银币投产数量不足, 流通区域也未普遍, 无法有效地抵制外国银元。由于清政府当时尚未了解币制不统一的流弊, 因而鼓励各省跟进。

北洋机器局铸造的中国最早“壹圆”银币

1896 年4 月6 日(光绪二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直隶总督王文韶《为北洋试造银元添购机器》折, 奉准进行办理。王文韶据北洋机器局道员傅云龙的报告, 表示“该局以前试铸制钱, 尚存机器十副, 其机力可造二角以下银元之用, 酌添机器厂屋、云拨工匠即可试办, 需费尚不甚巨。……除自行添造锅炉等器二十余种外, 计须添购制一元及五角银元机器各一分, 随用切钱板、压边花、压粗细银片机器各一分……”, 即需要增加配备。与上次不同的是此回添置的机器可造大型硬币, 且有轧制厚银片能力的设备。按二角银币直径约23.5mm, 略小于格林沃厂宝津样钱的24.5mm, 足证前次所购是二号印花机。惟奏折中没有注明厂牌, 仅知是向礼和洋行议价办理。

王文韶再于1897 年1 月4 日(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二日) 以《为筹办北洋试铸银元情形》奏片向朝廷报告进度, 主要有外洋机器在10、11 月间运到, “先就已到及自制各件分别安设, 饬匠讲求模范……。其式样则一面龙文, 一面凿字曰‘大清光绪某年北洋机器局造’。凡一元、五角、二角、一角、半角文计概从同。又敬镌满文, 尊国宝圜法例也。背增英文, 便中外流通也。开春后筹集工本银两, 即可开炉鼓铸。据该司道等详拟章程, 并将铸就银元式样呈请奏咨”、“银元式样大小五种咨呈军机处, 恭备进呈御览。” 由此观之, 津局已具有模具雕刻、币样制作及自行制造部份设备的能力, 无需完全借助外洋。1887 年至1888 年的“洋法试造钱样”, 其时间虽短但也奠下了良好的基础。

北洋机器局初始所造银币的特点是采用以枚计数的圆、角制, 与其他省份的两、钱计重制不同。可惜施行时间不长, 仅仅只有光绪二十二年、二十三年、二十四年三年, 但这又是北洋机器局史上值得一提的重要事迹。

北洋机器局造光绪二十二年壹元,以"壹圆"为单位,仅制作3 000枚,大珍。图为2007年北京诚轩秋拍出品,总价人民帀39.2万元。2011年1月纽约拍卖出现一枚NGC MS63鉴定币,以美金25.3万元约合人民帀160万元的高价成交。


利用原有的造铜钱机器试制二角、一角及半角小银帀三种,另外再添购设备压印一元及半元,因陋就简是早期北洋造锒帀质量欠佳的缘由。光绪二十二年北洋造银帀,因制额低均厲少见之品种,五角的数量甚至少于一元。


二十三年版壹元银币,英文多"TATSING"(大清),有圆眼及斜眼两大版式。图片为斜眼版。


光绪二十四年北洋造壷元,此为圆眼龙形式

北洋机器局正式开铸与制额

由上述奏折内容可知, 已备妥“银元式样大小五种” 就表示试造完成, 所谓“开春后”即正式生产是1897 年的事了。试造日期根据1898 年9 月20 日(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五日) 北洋机器局委用道臣傅云龙《为请于京师设立银元总局》奏折内的“二十二年七月试制起” 字句, 推算是1896 年8 月, 到年底仍有几个月可营运, 按理产量应有相当数量,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报告日期1897 年2 月8 日(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初七日) 之《光绪二十二年天津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是这样记载的:“并闻机器局照广东式兼铸洋钱”, 非常笼统, 也没有数据。

次年署名日期1898 年2 月12 日(光绪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 则为:“查北洋机器局创设‘铸造银洋所’, 今将该所所铸银元开列如后:二十二年, 计铸银元一元者3 000 枚;半元者2 500 枚;二角者12 500 枚;一角者5 000 枚;半角者7 000 枚;共值银7 600 元。二十三年, 计铸银元一元者1 120 000 枚;半元者20 963 枚;二角者146 782 枚;一角者147 770枚;半角者38 814 枚;共银1 176 555 元。”

笔者认为上文内容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 津局的存在约略超过卅年, 其中参与造币仅十来年, 惟称呼杂多, 多半似为口语上的俗名。其后成立的局厂不分时代, 又随意搭配,名称百出。然而尽管这样也是笔者唯一能在官方文献上见到以“铸造银洋所” 来记述北洋机器局银币厂的。当时的海关报告虽由洋员执笔再经华员汉译, 但诸如人名、地名、官署等皆使用原名而非回译。如庚子年及其后的报告书中“Tianjin Provisional Government” 译本中均为都统衙门而非天津临时政府, 故此应为当时正式之命名。这记载或可解决2010 年出版之《造币总厂》第7 页的问题。此称谓在海关册上只见一个年度, 何时消失待查。

其二, 1896 年(光绪二十二年) 津海关报告确认造银币之事, 虽无具体数量但在次年的记载中却非常详尽, 各版珍稀度与存世状态比较吻合, 印证了奏折上的记载, 在来年(1898) 的津海关报告即改为“查本年北洋机器局所铸银元, 开列如后:一元者2 800 000枚;半元者176 000 枚;二角者350 000 枚;一角者614 000 枚;半角者231 000 枚;共值银3 030 950 元。” 此为铭文“光绪二十四年造” 之制额也。以上三个年度是中国最早以“元、角” 为单位的银币, 其中光绪二十二年版与另外两者相比, 特别之处是背面英文没有TATSING (大清)。

《克劳斯世界硬币目录》所刊印的制额数量统计根据即来自此津海关报告。由于西方人数字表达方式与国人不同, 有些论述在引用时未注意其导览说明, 将二十二年版的数量3,000 (3 千枚), 误解为3.000 (3000 千枚即三百万)。一个标点符号之差, 正确度失之千里。除了因标示以千为最小单位而无法准确至个位数字外, 该目录也有转载笔误的情况。

二十五年版设计变更, 改与其他省相同之几钱几分的计重制, 其制额为一元1 566 940枚、半元56 100 枚、二角152 684 枚、一角者153 787 枚及半角97 679 枚;计值银1 645 78914元。由于“北洋” 只是泛称并非实际地名, 故新款设计的币面只有“北洋造” 而不是“北洋省造”。


光绪二十五年开始,北洋造银帀的面值改计重制的七钱二分,形式也与粤省相同。


光绪二十六年版七钱二分,除年度变更外其他差异不明显。二十六年因庚子事变机器局被攻占破坏,故此年份的不多。

至于其产量远低于二十四年版, “因银少故也”, 海关报告上如是说。但在笔者看来, 是银贱钱贵之故。因为在前一年(1898) 的海关册上, 天津的银钱价由光绪九至十一年间的关平每两兑换津钱3 286 文, 到二十四年时已跌落到2 512 文,“年底价尤减少”, 等于十三年来银对铜的兑价贬值近二成五, 也难怪这两个年度各大造铜钱58 万串(每串一千文)。

津局历年银币生产数量表(数量:枚价值:元)


1900 年, 义和团事件导致机器东、南两局于6 月底及7 月中先后被八国联军夺取占据, 被毁后没有留下具体生产数额。

综观津局的产额, 1898 年的总数417.1 万枚, 值银3 030 950 元为最高。今以其为准,若按每月工作25 日、每年工作300 日估算, 其平均的日产值是银1 万元左右。至于津局的产能, 恰在此年10 月访问北洋机器局的英国人贝思福爵士(Lord Charles Beresford) 有段记载如下:“在兵工厂内有座造币工场, 有两架现代化的造币机。如果需要的话, 每日产值可达3 万元;在我访问时, 其日产值是1.5 万元。” 没有说明未能足额生产的原因, 笔者推测不外乎获利低或需求量不高或铸本欠缺。贝思福造访之际, 津局试造钱样时的洋监督司图诺(J. Stewart) 仍在职, 得到的评语颇佳。由年制额换算日产量不及1 万4 千枚, 推测此时原本的十架小型印花机应已停用。按“洋法试造钱样” 计划这些设备每日工作十小时可造制钱24 万枚, 试办后因机器问题每日实际生产是20 万枚, 而此年二角以下银毫仅造119.5 万枚。

东局位于河东区和东丽区的交汇处,泛指今程林庄路以北、月牙河以丙、东丽区万新庄街道办事处东北部一带。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6月底八屆联军以沙俄为主力,在英日德美的支持下先攻东局,这是随军记者绘制的情景图,该处当时显然十分空矿。左方是英军操作12磅炮,它在27日清晨击中了东局的弹药库;右方是沙俄军队及其营地。原图刊1900年8月25曰伦敦发行的(Illustrated London News )周刊。

机器东局在庚子事变被沙俄为主的联军攻占,此为俄兵战后在东局南门所摄。明信片邮寄日期是甲辰年(1904 )九月。

“北洋机器局造”银元行用状况的探讨

有关津局所造银元行用状况, 官方文献首见1899 年7 月6 日(光绪二十五年五月二十九日) 直隶总督裕禄《为请允准北洋机器局照旧铸造银元》奏片:“试铸以来, 迄今五年,街市流通已久, 现在津局所铸成色甚足, 每元易钱尚较外国鹰洋多易钱二十余文……” 云云, “恳天恩准照旧铸造”, 言词间观之似乎非常畅销。不过1914 年(民国三年) 《造币总厂报告书》内, 开头即为“机器局亦附铸银元, 惟成色既低, 出数亦少”, 究竟实情为何?

《总厂报告书》所附之“各省旧铸银元重量成色表” 中, 津局光绪二十四年造一元银币的成色与含纯银库平两为890.664/0.6492, 而鹰洋两种测量的结果是901.824/0.6569 及904.706/0.6534, 所谓的“成色既低” 即系与洋银相比也。此外在1897 年8、9 月英文《京津泰晤士报》(Peking and Tientsin Times) 先后登载, 初期所造大小银币是当军饷发放, 但一元因成色不足遭银行拒收的新闻, 随即又有被收回新铸的报导。此外《1892-1901 十年海关报告》也有“有些最早发行的银币上市后, 比在流动中的标准银币轻甚多因而遭两家外国银行认为没有信用。立即导致这批重量轻的被召回再制足重及足色的。” 此亦为机器局造银元含银量低的佐证。直督裕禄之言避重就轻, 其中“现在津局所铸成色甚足……”在笔者看来是间接透露了之前所造的含银不足。即使造大银元机器是年底到, 以“每日产值可达3 万元”, 在开工初期打几个折扣, “光绪二十二年” 版也不至于总值只有7 600 元(其中一元3 000 枚、五角2 500 枚数额不及二成, 值4 250 元占金额六成);此年版银币数量低, 原因显然是成色、重量皆不足也。

笔者据此查阅光绪二十二年版一元重量的数据, 上海博物馆藏的两枚中, 李伟先捐赠者重26.6g、施嘉干捐赠者重26.4g, 原台北鸿禧美术馆藏重26.8g, 皆不及鹰洋的标准(27.0g);上海博物馆藏两枚二十三年版依序是27.2g、27.0g, 二十四年版也是27.2g 与27.0g;笔者自藏的二十三年版是27.1g。如此看来, 可佐证报载消息可信。重量或许因流通程度产生差异, 但由《总厂报告书》看, 北洋银元比鹰洋成色低是有具体事证的。

                          

                                       

                                                     本文根据中国钱币博物馆孙浩天津造币三局系列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