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钱币研究 > 查看正文

见证了“安史之乱”的两枚钱币

原创: 王永生 (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

天宝十四载(755)唐朝爆发了一场历时七年零两个月几乎葬送了整个帝国的叛乱,因为叛乱的两位主角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历史上被称为“安史之乱
这场叛乱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千二百多年,过往的一切也都早已灰飞烟灭。但是,当年叛乱者铸造的两种钱币,作为那场叛乱的实物见证,历经千年的沉寂,依然记录着当年的一切。

下面我就通过这两种钱币,穿越时空与大家一起回到唐玄宗天宝年间,去探寻那场不但造成唐朝由盛转衰,更对后来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叛乱所发生的前因后果。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种钱币

图1得壹元宝顺天元宝拓片

如图所示,“得壹元宝”和“顺天元宝”都是圆形方孔的汉文钱。其中,得壹元宝钱文顺读,制作工整,钱径约35毫米,重12.5克左右;顺天元宝则是年号钱,因为史思明称帝后曾以“顺天”为年号,除了顺天元宝之外,还有顺天通宝。文字也是顺读,版式风格和尺寸大小都与得壹元宝完全相同。钱文书体都是八分体,背面都有无月纹和带月纹两种版式。

图2得壹元宝顺天元宝钱币字面

有人可能要问:史思明为什么要铸造钱币?这在他的反叛事业中到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来认识一下发动叛乱的两位主角,即安禄山和史思明。很多人可能都以为安禄山和史思明是汉人。实际上,他们俩都不是汉族,熟悉西域历史的人,通过姓氏基本上就能判断出,他俩都是来自位于今天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当时被称为昭武九姓中的安国(今布哈拉)和史国(今撒马尔罕以南)。

他俩的父系都应该是属于伊朗系的粟特人,但是他们又都自称是突厥人,实际上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伊朗系的粟特人与突厥人的混血儿。因此,新旧《唐书》都称他们为“营州杂胡”,“营州”是今天辽宁省朝阳市的古称,所谓“杂胡”更是一语道出了他们的混血身世。

安禄山年幼时父亲去世,母亲阿史德氏最初是突厥的一位女巫,后来改嫁在突厥军队供职的粟特军官安延偃,因此冒用安姓,叫安禄山。“禄山”是粟特语“明亮”一词的转译,最初译为“阿荦山”或“扎荦山”,如果按照今天的翻译方式,译成“亚历山大”似乎更合适。

史思明本姓阿史那,属于突厥的王姓,原名为阿史那崒干,意为“眼睛苍色的狼”。史思明少年时与安禄山一起在营州柳城长大。成年以后,二人仍然保持着童年的友谊。他会六种语言,曾经担任过互市牙郎,这是一种负责边境地区贸易的官职。

唐朝边塞诗人高适的《营州歌》写有:“营州少年满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就形象地描述了当时营州一带胡人的生活情景。唐朝政府为了便于管理他们,就倚重能通多种胡语的少数民族来负责当地的治安,这就给安禄山、史思明这种既通胡语,又会汉语的胡人,提供了进入仕途的机会。当时为了对外开疆拓土,唐朝在边境驻以重兵,设立了十大兵镇,以节度使为最高的军政长官。这些代表皇帝管理地方的军政长官,因为在受职的时候,朝廷赐以旌节,因此被称为节度使。

到玄宗后期唐朝就出现了一批驻守在边疆地区、握有重兵的胡人将领,安禄山正是其中的代表。在唐朝的十大兵镇中,安禄山一人就身兼了平卢(东北)、范阳(北京)、河东(太原)三镇的节度使,独自统领主要由突厥、契丹、奚等游牧民族组成的十八万三千九百人的队伍,兵力最为强大,拥有了反叛唐朝的实力。

 发动叛乱仅仅拥有实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野心。安禄山发动叛乱的野心,是随着他对玄宗晚年政治腐败、武备废弛的逐渐了解以后产生的。安禄山虽然是行伍出身,但是和他的伙伴史思明一样,年轻的时候也干过互市牙郎的工作,通晓九种蕃语,比史思明还要多三种。因此,他非常富有心计,善于察言观色,很会在唐玄宗和杨贵妃面前卖乖并能讨得他们的欢心。

他体型胖硕,但是胡旋舞却跳得“其疾如风”,博得了酷爱音乐、舞蹈的玄宗、贵妃的好感。他更进一步拜玄宗与贵妃为父母,据说还让贵妃重新“生”了他一回,结果弄得玄宗还要因为“生”了这么一个大儿子,在宫中遍发赏钱,这就是唐代著名的在承天门上撒钱的“金钱会”。

 安禄山通过这种方式,既博得了玄宗、贵妃的好感和信任,又探得了朝廷的虚实,发现了统治集团内部尖锐的矛盾和政治的极度腐败。因此,才有了觊觎帝位的野心。而点燃安禄山反叛野心导火索的,则是他与杨国忠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

 杨国忠通过这种方式展示权力,打击政治对手,自然与骄纵跋扈、不可一世的安禄山形成水火不容之势。更令安禄山恼怒并恐惧的是,杨国忠还经常在玄宗面前说,安禄山暗藏叛心,迟早要造反,提醒玄宗应该尽快消减他的兵权。

安禄山于是就先下手为强,于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以清君侧”的名义,联合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了一支约十八万四千人的队伍,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蓟城南郊(今北京西南)誓师,起兵反唐。

安禄山虽然是以除去唐玄宗身边奸佞的杨国忠为起兵的号召,但是起兵肯定就是造反。因此,消息传到长安后,唐玄宗非常震怒,就杀了作为人质留在长安的安禄山之子安庆宗。这样,安禄山的起兵就成了正式的反叛。当时全国

东都洛阳失守后,叛军直逼潼关,长安震动。唐玄宗为了提振军心,起用曾经翻越帕米尔高原远征中亚、在怛罗斯河与阿拔斯王朝的伊斯兰军队作过战的高丽人高仙芝防守潼关。但是,实战经验丰富的高仙芝主动的战略后退,却被玄宗派来担任监军的宦官认为是胆怯避战,密报朝廷后将高仙芝斩首于阵前,改由突厥人哥舒翰接替指挥。

唐玄宗于六月十四日住宿在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北),护驾的禁军因饥饿和疲敝,都愤怒不已。他们乱刀杀死了杨国忠和他的儿子以及姐妹们。这种情况下,玄宗也只能认定杨国忠为谋反。虽然嘉奖了哗变的将士,但是他们仍然不愿遵从玄宗出发的命令,要求缢死杨贵妃。无奈的玄宗,在高力士的苦劝之下只得依允,最后由高力士在附近的佛堂绞死杨贵妃,才勉强平息了哗变的士兵。

接着逃难的队伍兵分二路,一路护送玄宗进入四川,另一路则跟随太子李亨去西北依托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李亨后来在灵州(今宁夏灵武)登基,遥尊玄宗为太上皇,这就是唐肃宗,改元至德,领导起了平叛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