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轻重不同的货币,实行币制统一,改币制为二等:黄金为上币,以镒(有十六两、二十两、二十四两三说)为单位,供巨额支付,如帝王赏赐、贵族间馈赠等之用;圆形方孔的铜币为下币,承统一前秦的币制,文曰“半两”(重十二铢),供日常交易用,禁民私铸。秦汉一两合今约十六克,半两约八克。秦半两圆形方孔,面文“半两”二字,无内外廓,背平无文。钱径一般为2.5-3.3厘米,重 2.5-4.5克,见图1。大样为3. 2-3.7厘米(见图2),重量在7g-14克左右,重量达14g以上者比较稀有,见图3。司马迁说秦“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
秦半两问世已经有二千多年,大量出土的秦半两钱轻重差异很大,轻的六克多,重的在二十克以上,介乎其中的则重十几克,成色也很不一律。秦半两由于存世量巨大而不被关注,国内研究秦半两的群体一般注重世秦半两的直径、重量和钱文字体。一般认为直径在3.3mm以上,重量在14克以上,字体刚劲古朴为上品,三个条件居多为上上品。
图1 ACCA鉴定币秦半两
图2大样秦半两直接大于3.4mm
图3大样秦半两重量大于14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