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钱币文化 > 查看正文

钞票称呼的来源

钞票称呼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上对纸币的“钞”。钞票,历史可以追溯到金贞元二年(1154年)发行的“交钞”。这种纸币用纸印制,分为大钞和小钞,与铸币同时使用。到了1853年(咸丰三年),清朝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筹措军饷,发行了“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这两种纸币合称为“票钞”或“钞票”,后人以“钞票”泛指纸币和银行券。

大清宝钞又称钱钞(用于铜钱的流通),户部官票又称银票(用于银两的流通),各以钞和票为名。于是,在当时的一些文献记载中,将两种纸币合称为票钞或钞票的比比皆是。久而久之,钞票之说便不胫而走,沿用至今。

清朝咸丰三年十一月(公元1853年),颁钱钞章程,十二月以流通的铜(制)钱为单位开始印制发行大清宝钞,面额有许多种,初分二百五十文、五百文、一千文、一千五百文、二千文等,后来为收回当千的大钱和当百的大钱,发行量大增,面额也膨胀到五千文、十千文、百千文等大面额。

       

清朝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五月开始发行以银两为单位的户部官票,“定为官票名目,先于京师行用,俟流通渐广,再颁发各省一律遵办。”面额分一两、三两、五两、十两、五十两等5种,票面中部顶端印有“户部官票”满汉文字样。

发行时尽管政府规定银票即是实银,钱钞即是制钱,在使用时,即政府各种支出和税收中搭收一半银票,但因为各地不认真执行,甚至有外商在民间低价收购充抵关税,使钞票迅速贬值成为政府累赘,十年遂告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