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钱币文化 > 查看正文

中国原始货币之布币

    布币是由农具铲演变出来的,布币的发展经过两个重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首部中空,称为空首布。第二个阶段布首已不空,称为平首布包括异性布

一、  空首布

可以分为四种:原始空首布,大型空首布,普通空首布,小型空首布。

        原始空首布孔通到腹部,圆肩平足。没有文字。与农具铲最为接近。


大型空首布,双肩上耸两足尖,没有文字,出土较多,时代比原始空首布稍晚一些。


普通空首布由平肩和斜肩的,底部呈弧形。多数有一文字,内容有天干地支,一至十的数字,有一些为地名。字的内容有上百种。

小型空首布,一般上面有两个字,多为地名。另有一种四个字的,可能有记值的含义。

空首布在当时可能还是民间自发铸造的,当时的文献中有地道贝朋,却没有提到刀布。到战国时期的管子书中才有“市正而不布”,提到布币。

一、平首布

流行在战国年代,可以分为四类。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异形布。

 最早的应该是尖足布,由大型空首布演化而来,流通地区偏于北方以赵魏为主。尖足布大多有两个文字。一般为地名。

方足布由尖足布发展而来,比尖足布小,文字种类更多,是存世量最多的一种。可以是入门收藏者的首选。

圆足布数量很少,可能也是从尖足布演变而来,有大小之分。已经有了记值的概念。圆足布中有一种带三个孔的被称为三孔布。背面有记重或记值的文字,大布背面一两,小布背面十二铢。可以说是布币种最晚的。

三、异形布

    上面三种平首布以外的布币都可称为异形布,虽各有特点,主要出于魏国和楚国。总体上说都是比较晚期的布币,制作也比较精良。


                                                        本文藏品均为本会会员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