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钱币反假 > 查看正文

新世纪龙钞防伪与鉴赏

2000年11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迎接新世纪纪念钞、币,两种普通纪念币均发行1000万枚,其中迎接新世纪纪念钞还有特许装帧双连体钞等品种面世。由于纪念钞正面主景印有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中“升龙”造型,该钞俗称“龙钞”。

龙钞票面特征

一、龙钞材质

历史上货币的材质多种多样,作为特殊商品的货币,其自身承载物从各类具体的物,演化并固定为金属和纸张。20世纪80年代美国钞票公司率先研制塑料基材,并应用于海地、哥斯达黎加等国部分面额货币印制,但终因该类材质表面油墨附着力差等问题,未能广泛推行。1988年澳大利亚发行了具有突破意义的塑料纪念钞,标志着塑料材质货币的出现,该国1992年开始发行流通塑料材质货币,同时给多国提供塑料钞代印业务以及基材出口。从发行序列看,中国是世界第十六个采用塑料材质制造货币的国家,但是从自主印制角度看,迎接新世纪纪念钞是我国首枚塑料材质货币。

塑料材质的货币应该被视为是印刷材料科学进步的表现,但是否一定比纸币防伪水平高还值得商榷。几十年前,由于塑料基材是新生事物,其防伪效能确实要高出传统采用纸张印刷的货币。但是,随着伪造者跟进,一张普通民用的塑料薄膜也可以用来印制塑料伪钞,这在使用塑料材质货币的国家屡见不鲜。塑料材质货币,摩擦力小,数起来容易发生粘连,比较费劲,这被经营外币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同事经常吐槽。同时,塑料钞虽然不容易断裂、撕毁,却并不耐磨,容易形成折痕处褪色,整体斑驳变白等。尤其,塑料钞怕热,高热条件下,会形成皱缩、粘连,例如今年年初疫情期间,为保证公众生命健康,人民银行及商业银行采取对回笼、投放的纸币进行高温消毒等措施,但如果面对是塑料钞,温度过高的消杀则有损毁货币的风险。

严重形变、褪色的“龙钞”,属于残损币范畴

 

二、防伪与识别

(一)正背面凹版印刷

龙钞的票面主景、行名、国徽、面额数字、盲文等触摸有凹凸质感,面额数字还使用了凹版接色工艺印刷。龙钞线条突出、印刷清晰,接色过度自然、无断线。由于塑料材质的局限性,凹印印痕与纸币相比要浅很多,针对流通品,需要仔细用放大镜观察印痕,是否采用凹印工艺,点、线是否凸起;接色部位是否发生错位。

(二)隐形面额数字

转动票面,可见龙钞正面右上角长条型凹印区域有“100”字样。这一利用凹版深浅线条、回文折光方式的防伪,从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发行后,固定称为“隐形面额数字”。龙钞线条回文印刷准确,密而不乱,其中制作的暗纹-网状纹清晰。

(三)透明视窗

透明区域是塑料钞的典型特征。龙钞票面正面左侧,透明视窗通透性能良好。金色天坛祈年殿与天蓝色、红色色块叠印准确。

(四)透明视窗的光栅部件

这是龙钞最为隐蔽的一处“黑科技”防伪,已故防伪技术专家马继刚先生曾经在其《世界塑料钞防伪特征的研究》一书披露过,但是图片不清晰,也没有全面展示其识别方法,留下遗憾。现笔者拍摄这一精微防伪,供大家识别:

第一、观察透明视窗,找到光栅部件所在位置。即位于天坛图案下方的方形小块。

第二、选择点光源透视观察。

第三、像戴眼镜一样,将该光栅小块放置眼睛瞳孔(或者手机相机孔)附近,对准观察光源点,调节光源亮度,这样神奇的图案就出现了:

可见光栅部件中,出现类似“中”字的灯笼造型,与动态全息标识、底纹设计暗合。该部件隐蔽效果好,甚至难以发现。对于伪造者来说,这个20年前制作的防伪标志,并不过时。

(五)模拟白水印

龙钞水印是通过改变基材涂层,达到明暗变化,形成类似于纸币的白水印。辨识要点:透明视窗上部有一“2000”字样模拟白水印。

(六)光变油墨

票面正面右上方,有“100”字样,光变油墨。辨识要点:转动纸币,可见“100”字样,具有“金色”、“绿色”的变化。

(七)动态全息标(OVD

在票面右上侧,有一个烫印工艺制作的动态全息标,移动可见闪光灯笼图案。以及“千年”、两组“2000”字样。辨识要点:转动票面,可见全息标志中央为一盏写有“千年”字样的中式灯笼,左右各有“2000”字样。随着角度方向的变换,呈现彩虹色泽变色。

(八)微缩文字

辨识要点:该券的背面使用胶印微缩文字“100”字样。

(九)双色异型号码

冠号与编号使用了形式防伪,采用从左到右、从大到小的字号排列。辨识要点:数字由大到小,冠号J代表“纪”字的汉语拼音。冠号“I”是专用补券。目前,有不法分子通过变造方法修改龙钞编号,达到“奇货待沽”的目的。对此,可选择使用红外设备照射可疑龙钞,观察编号处有无揭薄粘贴痕迹。

(十)荧光防伪

该券的正面主景升龙图案,使用了荧光油墨防伪技术。辨识要点:在紫灯下,升龙图案的底纹,呈现黄色荧光反应。


                                                                               根据 中国钱币博物馆 郑悦编撰